冬季家居采暖,采暖补贴也是天津市市民关注的。最近暖气片小编从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了解到了2020年至2023年天津市采暖补贴政策。还有天津市居民采暖系统不热原因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天津2020至2021年采暖补贴与家居采暖系统不热总结
日前,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发出通知,为巩固我市居民冬季清洁取暖成果,确保群众用得起、用得暖,经市人民政府同意,拟于2020年至2023年延续执行我市居民散煤取暖清洁能源替代有关运行政策,并结合实际适当调整。
根据通知,“煤改电”运行政策,采暖期不再执行阶梯电价,执行每日20时至次日8时0.3元/千瓦时的低谷电价。同时,给予0.2元/千瓦时的补贴,最高补贴电量8000千瓦时/户,由市、区财政按4:6比例负担(滨海新区自行负担)。此外,每户每年保供炊事用液化石油气8罐(15公斤/罐),每罐补贴50元,由区财政负担。
“煤改气”运行政策,采暖期不再执行阶梯气价,执行燃气管网居民独立采暖一档用气价格。同时,给予1.2元/立方米的补贴,最高补贴气量1000立方米/户,由市、区财政按4:6比例负担(滨海新区自行负担)。自2020年4月起,对日常仍采用液化天然气(LNG)、压缩天然气(CNG)供气的,企业购气价格超出燃气管网居民用气价格部分,原则上无特殊情况不再给予补贴。
天津市家居采暖系统不热原因总结
不热原因一:管道内存在气堵
解决办法:
供暖初期,暖气管道内存在大量原始空气,导致内部气压过大,热水不能顺畅进入水管。将管道内积压的空气排出,让气压缩小,热水自然被“吸入”并实现顺利循环,这是解决供暖初期暖气不热的重要手段。
具体排气方法如下:
(1)楼道内主管道排气方法:在每个单元楼道内主管道(立管)顶端都装有两个自动排气阀,若排气阀被关死或排气阀损坏,会造成排气不畅,影响循环。因为楼内供热管道产权归单元内所有用户所有,市民如发现这类情况,要立即打开排气阀下侧阀门进行排气,若损坏则需自行更换。
(2)暖气片排气方法:每个
暖气片的末端都有一个类似螺丝的排气阀(如下图所示),只需要将排气阀拧开(勿将排气阀直接拧下来),用毛巾轻微捂住排气阀以防暖气片内的水溅出弄脏墙壁,把气排出来,直到有稳定的水流出就可以了。再次特别提醒用热户,拧排气阀时要小心轻拧,不可用力过猛,一旦拧断了排气阀会造成暖气片漏水,严重时可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。
(3)地暖用户排气方法:在家中地暖分水器进、回水各有两个放气阀,对应有两个排气口,用户可先找一段软管接到排气口上,另一端放入水桶(脸盆)内,将排气阀拧开(勿要将排气阀直接拧下来),把气排出来,直到有稳定的水流出就可以了,拧排气阀时要小心轻拧,不可用力过猛,一旦拧断了排气阀会造成分水器损坏和漏水,严重可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。
不热原因二:供水管过滤器堵塞
解决办法:
由于施工遗留,循环水中有杂质,年久积存形成的脏物留在管网中,最终流至入户端,导致过滤器堵塞,循环不畅。此时进行清洗过滤器即可。
具体清洗过滤器方法如下:
(1)准备工具:大号扳子一个,吸水湿抹布一块,水桶(脸盆)一个,布一块,刷子一支。
(2)将水桶(脸盆)放在过滤器下面,关紧进水球阀(或闸阀)和回水球阀(或闸阀),将扳手套在过滤器的铜螺丝上按照逆时针方向拧开螺丝。如图所示:
(3)螺丝拧开一点后,会有少量的水流出,等到水基本不流时,再逐渐拧下螺丝,螺丝全部拧下来,会发现一个装满铁屑和脏物的锈迹斑斑的小网筒,用水冲洗,并用刷子清理干净,如图所示:
(4)清洗完成后,将过滤网装到过滤器上,将螺丝拧回原位。过滤器每年至少清洗3-4次。
清洗过滤器时需注意事项:
(1)过滤器螺丝拧开一点后,会有少量的水流出,若水流量不减或逐渐增大,必须立即再拧紧过滤器螺丝,以防球阀(或闸阀)损坏导致无法关闭,若出现无法自行处理的紧急情况,请立刻联系公司片区负责人进行处理。
(2)若发现阀门已损坏或陈旧,请勿乱动球阀(或闸阀),若需清洗过滤器,请联系公司片区负责人去现场关闭入户端锁闭阀,住户再进行清洗过滤器,为以后方便清洗,住户需自行更换进、回水管道的球阀(或闸阀)
不热原因三:散热设备堵塞
1.长翼式老60(595)暖气片堵塞
解决办法:
建议每年供热期结束后找专业人员对自家暖气片进行清掏、冲洗。
2.柱型暖气片堵塞
解决办法:
因柱型暖气片易造成堵塞,并且无法清掏、冲洗,建议热用户对自家的柱型暖气片进行更换。
3.地热管堵塞
解决办法:
地热管经过一采暖期运行,管路容易造成堵塞,建议用户每年停热后找专业人员对自家地热管进行清洗。
4.地热分水器支路阀门堵塞
解决办法:
建议更换分支阀门、或更换新型大流量分水器。
不热原因四、锁闭阀故障(打不开)
供热期经常出现一些用户家中老式锁闭阀门因部件老化,导致打不开的情况,建议用户对使用两年以上的锁闭阀,在供热期结束后进行拆卸检查,及时更换故障阀门。
本文出自金旗舰网络部,转载须注明出处,并加上可链接回原文的网址,否则会追究法律责任。